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华盖集续编txt下载 |
|
瓶盖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华盖集续编 作者:鲁迅 | 书号:12893 时间:2015/5/18 字数:5174 |
上一章 二之记日上马 下一章 ( → ) | |
七月七晴。 每的晴,实在写得自己也有些不耐烦了,从此想不写。好在北京的天气,大概总是晴的时候多;如果是梅雨期内,那就上午晴,午后,下午大雨一阵,听到泥墙倒塌声。 不写也罢,又好在我这记,将来决不会有气象学家拿去做参考资料的。 上午访素园(2),谈谈闲天,他说俄国有名的文学者毕力涅克(3)(BorisPiliniak)上月已经到过北京,现在是走了。 我单知道他曾到日本,却不知道他也到中国来。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4),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 后来病倒在意大利,还电召震旦“诗哲”前往,然而也不知道“后事如何”现在听说又有人要将甘地(5)扛到中国来了,这坚苦卓绝的伟人,只在印度能生,在英国治下的印度能活的伟人,又要在震旦印下他伟大的足迹。但当他光的脚还未踏着华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其次是西班牙的伊本纳兹(6),中国倒也早有人绍介过;但他当欧战时,是高唱人类爱和世界主义的,从今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的议案看来,他实在很不适宜于中国,当然谁也不理他,因为我们的教育家要提倡民族主义了(7)。 还有两个都是俄国人。一个是斯吉泰烈支(8)(Skitalez),一个就是毕力涅克。两个都是假名字。斯吉泰烈支是亡在外的。毕力涅克却是苏联的作家,但据他自传,从革命的第一年起,就为着买面包粉忙了一年多。以后,便做小说,还过鱼油,这种生活,在中国大概便是整叫穷的文学家也未必梦想到。 他的名字,任国桢君辑译的《苏俄的文艺论战》(9)里是出现过的,作品的译本却一点也没有。日本有一本《伊凡和马理》(《IvanandMaria》),格式很特别,单是这一点,在中国的眼睛——中庸的眼睛——里就看不惯。文法有些欧化,有些人尚且如同眼睛里著了玻璃粉,何况体式更奇于欧化。悄悄地自来自去,实在要算是造化的。 还有,在中国,姓名仅仅一见于《苏俄的文艺论战》里的里培进司基(U.Libedinsky),日本却也有他的小说译出了,名曰《一周间》(10)。他们的介绍之速而且多实在可骇。我们的武人以他们的武人为祖师,我们的文人却毫不学他们文人的榜样,这就可预卜中国将来一定比日本太平。 但据《伊凡和马理》的译者尾濑敬止(11)氏说,则作者的意思,是以为“频果的花,在旧院落中也开放,大地存在间,总是开放”的。那么,他还是不免于念旧。然而他眼见,身历了革命了,知道这里面有破坏,有血,有矛盾,但也并非无创造,所以他决没有绝望之心。这正是革命时代的活着的人的心。诗人洛克(12)(AlexanderBlock)也如此。他们自然是苏联的诗人,但若用了纯马克斯的眼光来批评,当然也还是很有可议的处所。不过我觉得托罗兹基(13)(Trotsky)的文艺批评,倒还不至于如此森严。 可惜我还没有看过他们最新的作者的作品《一周间》。 革命时代总要有许多文艺家萎黄,有许多文艺家向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冲进去,乃仍被没,或者受伤。被没的消灭了;受伤的生活着,开拓着自己的生活,唱着苦痛和愉悦之歌。待到这些逝去了,于是现出一个较新的新时代,产出更新的文艺来。 中国自民元革命以来,所谓文艺家,没有萎黄的,也没有受伤的,自然更没有消灭,也没有苦痛和愉悦之歌。这就是因为没有新的山崩地塌般的大波,也就是因为没有革命。 七月八上午,往伊东医士寓去补牙,等在客厅里,有些无聊。四壁只挂着一幅织出的画和两副对,一副是江朝宗的,一副是王芝祥的。署名之下,各有两颗印,一颗是姓名,一颗是头衔;江的是“迪威将军”王的是“佛门弟子” (14)午后,密斯高来,适值毫无点心,只得将宝藏着的搽嘴角生疮有效的柿霜糖装在碟子里拿出去。我时常有点心,有客来便请他吃点心;最初是“密斯”和“密斯得”(15)一视同仁,但密斯得有时委实利害,往往吃得很彻底,一个不留,我自己倒反有“向隅”(16)之感。如果想吃,又须出去买来。于是很有戒心了,只得改变方针,有万不得已时,则以落花生代之。 这一著很有效,总是吃得不多,既然吃不多,我便开始敦劝了,有时竟劝得怕吃落花生如织芳之,至于因此逡巡逃走。 从去年夏天发明了这一种花生政策以后,至今还在继续厉行。 但密斯们却不在此限,她们的胃似乎比他们要小五分之四,或者消化力要弱到十分之八,很小的一个点心,也大抵要留下一半,倘是一片糖,就剩下一角。拿出来陈列片时,吃去一点,于我的损失是极微的“何必改作”(17)? 密斯高是很少来的客人,有点难于执行花生政策。恰巧又没有别的点心,只好献出柿霜糖去了。这是远道携来的名糖,当然可以见得郑重。 我想,这糖不大普通,应该先说明来源和功用。但是,密斯高却已经一目了然了。她说:这是出在河南汜水县的;用柿霜做成。颜色最好是深黄;倘是淡黄,那便不是纯柿霜。这很凉,如果嘴角这些地方生疮的时候,便含着,使它渐渐从嘴角出,疮就好了。 她比我耳食所得的知道得更清楚,我只好不作声,而且这时才记起她是河南人。请河南人吃几片柿霜糖,正如请我喝一小杯黄酒一样,真可谓“其愚不可及也” 茭白的心里有黑点的,我们那里称为灰茭,虽是乡下人也不愿意吃,北京却用在大酒席上。卷心白菜在北京论斤论车地卖,一到南边,便上系着绳,倒挂在水果铺子的门前了,买时论两,或者半株,用处是放在阔气的火锅中,或者给鱼翅垫底。但假如有谁在北京特地请我吃灰茭,或北京人到南边时请他吃煮白菜,则即使不至于称为“笨伯”也未免有些乖张罢。 但密斯高居然吃了一片,也许是聊以敷衍主人的面子的。 到晚上我空口坐着,想:这应该请河南以外的别省人吃的,一面想,一面吃,不料这样就吃完了。 凡物总是以希为贵。假如在欧美留学,毕业论文最好是讲李太白,杨朱(18),张三;研究萧伯讷,威尔士(19)就不大妥当,何况但丁(20)之类。《但丁传》的作者跋忒莱尔(21)(A.J.Butler)就说关于但丁的文献实在看不完。待到回了中国,可就可以讲讲萧伯讷,威尔士,甚而至于莎士比亚了。(22)何年何月自己曾在曼殊斐儿(23)墓前痛哭,何月何何时曾在何处和法兰斯点头,他还拍着自己的肩头说道:你将来要有些像我的,至于“四书”“五经”之类,在本地似乎究以少谈为是。 虽然夹些“流言”在内,也未必便于“学理和事实”有妨。 本篇最初连续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九、二十三《世界报副刊》。 (2)素园韦素园(1902—1932),安徽霍丘人,未名社成员。 北京大学毕业。译有果戈理小说《外套》、俄国短篇小说集《最后的光芒》、北欧诗歌小品集《黄花集》等。参看《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 (3)毕力涅克(U..]PLMZfO,1894—1941)又译皮涅克,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同路人”作家。一九二六年夏曾来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作短期游历。 (4)泰戈尔(R.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一九二四年四月间曾来我国。“竺震旦”是他在中国度六十四岁生日时梁启超给他起的中国名字。我国古代称印度为天竺,简称竺国;那时印度一带僧人初入中国,多用“竺”字冠其名。震旦是古代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5)甘地(M.Gandhi,1869—1948)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袖。 他主张“非暴力抵抗”在领导印度独立运动中,屡被英国殖民主义者监,他在狱中便以绝食作为斗争的手段。 (6)伊本纳兹(1867—1928)通译伊巴涅兹,西班牙作家、共和的领导人…一九二四年曾随美国的一个世界游历团来我国游历。 (7)据上海《教育杂志》第十七卷第十二号(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和第十八卷第一号(一九二六年一月二十)记载,第十一届全国省教育会联合会于一九二五年十月在湖南长沙召开。会上通过“今后教育官注意民族主义案”其办法是:“(一)历史教科书,应多采取吾国民族光荣历史,及说明今民族衰弱之原因。(二)公民教育应以民族自决为对外唯一目的。(三)社会教育,宜对于一般平民提倡民族主义,以养成独立自主之公民。(四)儿童教育多采用国图画国故事,以引起其爱国家爱种族之观念。” (8)斯吉泰烈支(C.J.cOPHRLS_,1868—1941)俄国小说家。 十月革命时逃亡国外,一九三○年回国。著有《契尔诺夫一家》等。 (9)任国桢(1898—1931)字子卿,辽宁安东(今丹东)人,北京大学俄文专修科毕业。《苏俄的文艺论战》,是他选译当时苏俄杂志中的不同派别的四篇文艺论文编辑而成;为鲁迅主编的《未名丛刊》之一,一九二五年八月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10)里培进司基(g.C.BPhSFPZGOPI,1898—1959)苏联作家。《一周间》,是他描写苏联内战的中篇小说。 (11)尾濑敬止(1889—1952)日本翻译家。曾任东京《朝新闻》和《俄罗斯新闻》的记者,生平致力于介绍、翻译俄国文学。 (12)洛克(A.A.ULEO,1880—1921)苏联诗人。早期为俄国象征派诗人;后受一九○五年革命影响,开始接触现实。十月革命时倾向革命。著有《俄罗斯颂》、《十二个》等。 (13)托罗兹基(B.i.DNEFOPI,1879—1940)通译托洛茨基,早年参加过俄国革命运动。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七年因反对苏维埃政权被联共(布)开除出,一九二九年被驱逐出国,一九四○年死于墨西哥。 (14)江朝宗、王芝祥都是当时的军阀、官僚。江朝宗曾参加一九一七年张勋复辟活动;失败后,他在同一年内却得到北洋政府“迪威将军”的头衔。王芝祥曾用佛教慈善团体名义组织世界红卍字会,自任会长。 (15)“密斯”英语Miss的音译,意为小姐。“密斯得”英语Mister的音译,意为先生。 (16)“向隅”见汉代刘向《说苑·贵德》:“古人于天下,臂一堂之上;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后来用以比喻得不到平等的待遇。 (17)“何必改作”语见《论语·先进》:“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 (18)李太白(701—762)李白,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后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唐代诗人。杨朱,战国时魏国人,思想家。 (19)威尔士(H.G.Wells,1866—1946)通泽威尔斯,英国著作家。著有《世界史纲》科学幻想小说《时间机器》、《隐身人》等。 (20)但丁(DanteAlighieri,1265—132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神曲》等。 (21)跋忒莱尔(1844—1910)英国作家,但丁的研究者。著有《但丁及其时代》等。曾译《神曲》为英文,并加注释。 (22)陈西滢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十八期(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中山先生大殡给我的感想》一文里,说他和章士钊于一九二一年夏曾在英国访问威尔士和萧伯纳;章士钊在《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二号(一九二五年七月二十五)《孤桐杂记》里,又将陈西滢的这一段文字改写为文言。此外,陈西滢在其他文章中还常谈到威尔士、萧伯纳和莎士比亚等以自炫。 (23)曼殊斐儿(K.Mansfield,1888—1923)通译曼斯菲尔德,英国女作家,著有小说《幸福》、《鸽巢》等。徐志摩翻译过她的作品。他在《自剖集·欧游漫记》中,说他上过曼殊斐儿的坟:“我这次到欧洲来倒像是专做清明来的;我不仅上知名的或与我有关系的坟,…在枫丹薄罗上曼殊斐儿的坟…”又陈西滢曾在《现代评论》上一再谈到法朗士,徐志摩也“夸奖”他学法朗士的文章已经“有”了。 Www.PIngGXs.COM |
上一章 华盖集续编 下一章 (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鲁迅编写的华盖集续编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华盖集续编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