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大秦帝国风云录txt下载 |
|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374 时间:2013/6/5 字数:5881 |
上一章 氏蒙择选 章004第 下一章 ( → ) | |
第400章选择蒙氏 公子扶苏、蒙武、章邯、曝布等人飞马疾驰,赶到临淄城下拜见武烈侯。 北疆大军摧枯拉朽一般摧毁齐国,让扶苏、蒙武等人非常震惊,对武烈侯更是极度敬畏。 武烈侯倒是不以为然,似乎理所当然。 他首先说到了乐毅。当年乐毅带五国联军攻打齐国,也是摧枯拉朽一般挡者披靡,连下七十余城,攻克临淄,最后齐国就剩下即墨和莒城两座孤城,但齐人就凭着这两座孤城坚守五年,最终田单在即墨城以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实地,重建齐国。 乐毅攻齐和武烈侯攻齐都选择了从齐国北线发动攻击。齐国北线的防御就是以大河、漯水和济水为依托,其防御力较为薄弱,尤其隆冬时分,河面封冻,齐国北线基本上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乐毅当初在济水北岸击败齐国主力,就此势如破竹,而今武烈侯在历下同样摧毁了齐**队,顺利杀到临淄。 齐国再一次重蹈覆辙,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除了其北线防御存在致命缺陷外,就是临淄对其耗费四十年心血打造的防御线过于自信,其次就是对秦北疆军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估计,当然这也有情报上的失误,再次就是临淄对当前战局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齐军主力在历下大败。 公子扶苏率军攻打卢齐长城达三个多月,其目的就是把齐军主力吸引到卢齐长城,最后把它拖到关,让齐人误以为秦军支撑不住了,只要齐军再努力一下就能击败秦军杀进中原,继而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齐人上当了,大军连续作战数月,疲惫不堪,尤其在攻打关的半个多月里,在知道北疆秦军已经南下要攻打齐国的时候,更是倾尽全力作战,结果可想而知。 当初武烈侯和王翦在洛商讨决战策略的时候,对是否把公子扶苏做为饵,是否限制公子扶苏的兵力,两人曾有过争论。王翦担心公子扶苏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攻不能形成威胁,而守不能阻御齐人,假如让齐军杀进中原腹地,那此次决战就必败无疑了。 武烈侯坚持己见,王翦最后妥协,把蒙武放到了泗水河一线,让蒙武在关键时刻给公子扶苏以支援,确保把齐军主力拖在关或者阻挡在薛郡,从而给北疆大军的攻击赢得时间和有利条件。 现在决战稳胜券,公子扶苏这个饵做得非常成功,完全实现了战前统率部的设想,所以当着诸军统率的面,武烈侯极力夸奖公子扶苏,幷把此仗的最大功勋送给了公子扶苏。 诸军统率对此毫无异议。倒不是因为公子扶苏获此功勋后,大大增加了问鼎大秦储君的机会,而是公子扶苏的确应该享此殊荣,假如没有公子扶苏带着七万秦军将士做饵,连续奋战近四个月,严重消耗了齐军主力的体力和士气,北疆大军绝无可能在历下一战中摧毁齐军主力,就此确立了灭齐国的绝对优势。 齐国是不是再无抵抗之力?是不是再无转败为胜的可能?不是,这有前车之鉴。 当年乐毅带着五国联军横扫齐国,半年内连下七十余城,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齐愍(min)王在琅琊莒城,田单在胶东即墨城却坚守了整整五年。乐毅为什么没有一口气拿下琅琊莒城和胶东即墨?这是有原因的。 在齐国的版图上,胶东和琅琊都位于东南,两郡之间虽有沂山相隔,但水陆两道畅通,两郡既可以互为支援,又可以依托沂山保全实力,当时齐国的君王、贵族和军队就全部撤到了这个地方继续坚持。 燕国伐齐的最初目的是报仇,五国联军也没有想到能攻克临淄,所以当乐毅拿下临淄后,局势就变了。燕国想灭掉齐国,幷齐国的疆土,而秦赵魏韩四国,尤其是赵国,当然不想看到燕国就此强大,假如燕国幷了齐国,那么燕国就能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赵国,赵国的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所以五国联军就在临淄停了下来,五国重新商讨瓜分齐国的方案。 赵魏两国与齐国接壤,当然要瓜分齐国的土地,而秦韩两国和齐国之间隔着赵魏,不可能瓜分到齐国的土地,最多也就是获得一些钱财,再说这两国参战的目的纯粹是从自身安全出发,他们是希望赵燕齐魏四国打得头破血,这会给秦韩两国带来难以估量的好处。 这种情况下,秦韩两国当然不愿意看到齐国灭亡。齐国灭亡就增加了赵魏燕三国的实力,赵魏燕三国实力增加了,当然对秦韩两国就不利了,所以他们不愿意再打,找了个理由果断撤军,带着战利品回国了。 秦韩两国撤军,赵魏两国就不安了。大家都在中土争霸,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当初秦韩两国积极参加攻齐大战,就是想让赵魏两国没有后顾之忧,放手攻击。现在秦韩撤军,联盟解散,秦韩两国随时可以攻打赵魏,假如赵魏腹背受敌,这仗还怎么打? 所以赵魏两国仔细权衡后,也不打了,各自瓜分了一些齐国的城池,撤军了。 看上去燕国占了大便宜,可以独占齐国大片疆土,但实际上这是赵魏两国设下的陷阱,燕国进退两难了。 燕国隔海与齐国相邻,但在陆地上却要通过赵国的巨鹿郡才能进入齐国国境,也就是说,燕国虽然占据了齐国国土,但燕国的咽喉却被赵国卡住了。这是其一。其二,以燕国一国的实力,既要防备东胡人入侵,又要时刻提防赵国,那么它能投到齐国战场上的兵力实在有限,靠这些有限兵力,燕军吃不掉齐人。燕军既然无法彻底摧毁齐人,那就等于给了齐人息的时间,双方的实力此消彼长,战争会长久持续,持续的战争会给燕国造成重大损耗,甚至会拖垮燕国。燕国和齐国两败俱伤,便宜了谁?当然是其他诸侯国,尤其是赵魏两国。 燕国因此进退两难。继续打吧,前景不明,不打吧,又舍不得到嘴的肥。 乐毅于是给燕昭王出了个主意,对琅琊的莒城和胶东的即墨围而不攻,先稳定已占领地区,以武力镇慑齐人,以利益收买齐人,以齐国之地的财赋来强大燕国,这样几年之后,燕国强大了,齐人也给收服了,而齐国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弱,不堪一击,如此则齐国之地和齐国之民尽归于燕,而后燕国足以称霸中土。 燕昭王采纳了此策。这就是齐人凭借两座城池坚守五年的原因。其实齐人在这五年里拥有的不仅是两座孤城,实际上还包括胶东和琅琊两郡的大片土地,这才是他们在五年后击败燕军,舱复失地的重要原因。 试想,假如齐人只剩下两座城池,城里的人吃什么喝什么?城里的军队靠什么打仗?当田单以火牛阵击败燕军后,田单又拿什么去收复失地?就算燕人被打败了,还有在一旁挥眈眈的赵魏两国,假如齐军没有一定的实力,赵魏两国的军队完全可以乘机杀进来,瓜分齐国。另外在这五年里,齐燕两国也是战争不断,燕国就曾经联合楚国夹击琅琊郡,结果齐军击败了燕楚两国,守住了琅琊。种种事实都表明,齐国在这五年里始终保存着一定的实力,这足以证明齐国最困难的时候依旧固守着胶东和琅琊两郡土地。 燕昭王死后,燕惠王最害怕什么?害怕乐毅割据称霸。乐毅是赵国中山人,先祖是魏国大将乐羊,假如乐毅要在齐国之地割据称霸,赵魏两国肯定支持,乐毅有足够的实力和条件割据称霸。燕昭王对乐毅有知遇之恩,君臣互相信任,而燕惠王拿什么信任乐毅?所以燕惠王毫不犹豫地剥夺了乐毅的军权,迫乐毅转投了赵国。齐国趁此机会展幵反攻,一战击败燕军,重建齐国。 由这段历史不难看出,秦国若要灭齐国,攻占临淄只能说是确立了优势,只有拿下胶东和琅琊,攻占了齐国所有的疆土,击杀了齐国君王、贵族和残余军队,秦国才算彻底灭了齐国。 武烈侯在这个时候不厌其烦地重述当年的历史,分析和推断那段历史背后的秘密,其目的很明显,希望诸军统率们不要轻视齐人,要乘胜追击,在最短时间内拿下整个齐国疆土。 = 唐仰拿出了武烈侯所拟制的攻击策略。 临淄围而不攻。 蒙武、章邯、曝布率十万大军从薛郡出发,夜兼程赶赴琅琊郡,攻打琅琊重镇莒城和治府琅琊城。 杨端和、辛胜、司马断率十万大军从临淄出发,夜兼程赶赴胶东郡,攻占胶东治府即墨城。然后大军一分为二,辛胜率军攻打东莱郡,而杨端和和司马断率军南下,与蒙武会合,攻打琅琊郡治府琅琊城。 按照武烈侯的推断,齐太子安和魏王咎肯定要逃到胶东和琅琊,为防止他们逃往楚国,武烈侯要求曝布率虎烈军以最快速度攻占琅琊郡的幵城,先把太子安和魏王咎逃亡楚国的路线切断。 诸军统率轰然领命。现在统率们对武烈侯极度尊崇,就连蒙武都不敢在攻击策略上有任何质疑。 蒙武、章邯和曝布连夜离幵秦军大营,快马加鞭飞驰平要,率军赶赴琅琊作战。 杨端和、辛胜和司马断则率军急赴胶东战场,攻城掠地。 = 公子扶苏留了下来,宝鼎与他商议镇戍山东事宜。 齐国灭亡后,中原决战就算结束了,接下来就是镇戍山东的事情。按照秦王政和宝鼎的约定,中原决战结束后,他就要立扶苏为大秦储君,但具体时间没有确定,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公子扶苏暂时不会回京。宝鼎打算让他暂时镇戍山东,安抚齐人,稳定山东局势。 公子扶苏虽然答应了,但他的心思已经转到了咸,言辞之间透漏出对未来的忧虑,对大秦储君的渴望。 立辞一件大事,秦王政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但从目前错综复杂的局势来看,早立储比晚立储好,更有助于政局的稳定,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如果秦王政一直在立储一事上迟疑不决,无疑会助长封国的王子们对储君位置的渴望,这种渴望会迅速转化为野心,而封国的王子们一旦与致力追求分封的功臣们联手对抗咸,那大秦政局不是复杂,而是危机重重了。 宝鼎把这一错综复杂的形势做了一番分析,希望公子扶苏能够正确认识到危机的严重,希望他能全身心投入到稳定山东的事务中,不要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咸。秦王政既然做出了承诺,那么公子扶苏这个大秦储君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未来公子扶苏建下的功勋越多,越对他问鼎储君有利,而唯一影响到立储的就是中土局势,只要中土局势稳定下来了,秦王政就必然立储,这一点毋庸置疑。 公子扶苏看清了未来局势的发展,再加上有叔父这个强大的后盾,他心中的忧虑才有所减少,不过他考虑再三,还是问了一句“父王为什么不同意在山东建封国?” “四个封国足矣。”宝鼎说道“山东距离咸幷不算遥远,无须建立封国,而咸一旦控制了山东,可以确保河北、中原和两淮三地的稳定,这一点对咸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叔父打算马上返回北疆?” “我必须马上率军返回北疆。”宝鼎笑道“这与我是否直接控制山东没有任何关系。” “父王接到你包围临淄的消息后,恐怕最担心的就是你借机控制山东了。”扶苏想到自己父王和叔父之间那层永不消失的隔阂,不暗自叹息。 宝鼎笑了起来“我希望你能控制山东,借此机会扩展自己的力量,这对你立储有好处。” 扶苏没有说话。 “燕南你是回不去了,虽然你父王会一直让你遥领封国,但你随时可能回京,所以不会有机会重返燕南了,就安心待在这里吧。” 扶苏微微皱眉,问道“我回京之后,父王会不会乘机撤藩?会不会就此撤消燕南封国?” 宝鼎微笑点头,目赞许之“虽然撤藩很困难,但我支持你父王。能否撤藩关键在时机的把握上,但未来几年,我看不到撤藩的好时机。强行撤消燕南封国必然会化矛盾,而你父王和中枢却未必不敢难而上,一旦矛盾化,恐怕就有兵戈之祸,这是我最担心的事情。” 扶苏的脸色更为凝重,稍加犹豫后,又问道“叔父愿意把章邯留在山东吗?” 宝鼎摇头“我不同意,你父王也不会同意。”停了片刻,宝鼎看到扶苏的神情有些难堪,于是笑着问道“你从未来中土局势的发展来考虑一下,如果你是大秦的君王,以咸的利益为出发点,你认为把章邯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 扶苏思考良久,迟疑问道“江南?” 宝鼎连连点头“继续想一想,由谁来镇戍山东最为何合适?” 扶苏稍加思索,突然目恍然之“蒙氏?” 宝鼎欣慰而笑,用力拍拍扶苏的肩膀“蒙氏的价值甚至超过了你的想像,将来你一定会庆幸今天的选择。” 蒙氏是齐国人,这是适合镇戍山东的理由之一,而最重要的理由是蒙氏手握军权,手里有军队,是秦王政的股肱之臣,扶苏如果能把蒙氏拉进自己的势力,对他问鼎储君和继承大统的好处可想而知。这不仅仅可以让秦王政更为欣赏和信任扶苏,还为扶苏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叔父为什么没有选择老秦人?”扶苏心里装满了疑惑,忍不住问道。 在他看来叔父的第一选择应该是老秦人,虽然老秦人对他身体里淌的楚人血统幷不认同,但也幷没有反对他继承大秦的王统,双方至今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扶苏的背后有宗室和楚系两大势力,而之前宗室、楚系和老秦人一直联手结盟,假如没有宝鼎的暗示和提醒,让扶苏自己选择,他会选择老秦人,而不是选择蒙氏。 宝鼎笑而不语。他不想把自己和老秦人之间越来越深的裂痕暴出来,更不想让扶苏知道老秦人正在有意扶植公子高,苍图让公子高来继承大秦王统,继而谋图功臣分封。未来老秦人的谋划会不会成功,扶苏和公子高这对兄弟会不会手足相残,他已经不敢确定了。 现在历史轨迹的改变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快,宝鼎所倚仗的先知先觉的本事渐渐丧失,他目前唯一能做出的判断是蒙氏和冯氏应该不会背叛秦王政,虽然他们也想功臣分封,也想在这个剧变的大时代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关东系完全是依靠秦王政而生存,关东系依附的是秦王政这棵大树,任何背叛秦王政的举动都将遭到毁灭的打击,所以蒙氏和冯氏在秦王政和咸宫的权威依旧强大的时候,在他们自身的生存还没有遭受重大威胁的时候,绝不会背叛秦王政。 有了对蒙氏的这一准确判断,宝鼎就敢于向咸妥协,让蒙氏镇戍山东,以此来解决这一关系到大秦能否尽快稳定大河域的棘手难题。 = = = [我搜] Www.PIngGXs.COM |
上一章 大秦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猛子编写的大秦帝国风云录全文免费阅读;请把大秦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