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民国立志传txt下载 |
|
瓶盖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民国立志传 作者:黑胡子 | 书号:1917 时间:2014/1/15 字数:6288 |
上一章 章八十二第 下一章 ( → ) | |
当日本陆军在青岛受到中国地方部队阻击时,军方大佬们低着头接受着“温和派”的指责,在短短数时间,中国部队已经造成帝国约五千勇士的伤亡。 日本国内的报纸与政府紧密配合封锁了这一消息,之后经过加工,将主角换成德国,阵亡数字减少后公布了出去。 陆军日本承袭于德国,德国这个师傅让弟子受挫,只能让国民更加崇拜德国陆军的强大,但是如果让国民知道帝国军队被中国的地方部队打的伤亡惨重,那么内阁至少要辞职一半。 军方那个沿津浦线攻入北京的计划被抛弃,现在必须迅速地攻取青岛,这样才能挽回国际影响,否则帝国的面子可就彻底给丢光了。 日本公使的警告声音一次比一次大,袁世凯直接称病为由,私下寻求良策。 从济南跑回来的袁克定算是彻底被北洋军方给抛弃了,如果不是他消极怠工,早一点进入青岛受降,那就不会有这么多事,也就不会出现北洋军数万大军被几百日本兵捻着跑,北洋这次是丢脸丢到家了。 让北洋军海、陆军不满的时,由于“袁草包”海军本来准备接受的德国炮舰、运输船等现在都沉在水底了。亚洲第一浮船坞也沉着了。陆军准备接手,那种花钱都买不到的100MM+的重型加农炮现在也成为废铁。政府各部准备接手的工厂、银行、商店等等这些都不说了,应因为“袁草包”数千万白捡的东西没了。 煮的鸭子都让他飞了,袁世凯能不病吗?本来里外能挣个七、八千万,现在看来还要倒贴几千万。 袁克定此时也知道与杨洪森玩心眼,玩大方了,早早地躲了起来。 中、战争不仅仅限于青岛,胶济线的争夺也是焦点,日本人在这条线布置的兵力太过单薄。 在济南城中“近卫军”对军的袭击让嚣张的日本人也不敢踏出租界一步,济南日本军营爆炸,轰地一下死了三百多人,而这是皖军典型作战风格,把被动的局面扔给日本人。 “他们装备低劣,甚至缺乏训练,但是他们却拥有必死的决心。”日本人把这一战术称为“超级弹”“他们通过牺牲一个或二个来换取五个或十个帝国中最精锐士兵的生命,如此下去,帝国军人的意志将会崩溃” 在青岛作战的虽是上官云峰和岳相如这些中国官兵,可实际指挥的却是清一的德国军官,炮手也全是最有优秀的德国士兵,在炮战中,他们用精准地炮击,弥补了口径上的差距。 中国士兵不怕死的精神,让德意志的荣耀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身上。 上官云峰和岳相如都想跳出青岛,但是怎么走,海上、陆上都封锁了,天上时不时的还有飞机掠过。在岳相如看来为今之计只有血战到底,打死一个日本兵够本,打死二个赚了,岳相如反正他是赚到了。 日本在中国境内作战最大的问题,就是你必须接触中国人,但是现在日本兵怕见中国人。 以前看到中国村子,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去扫一遍,现在进村都小心了,尤其小心女人,孩子、老我,这些看起无害生命,你永远无法知道他们身上有没有捆炸葯、手榴弹之内的危险物品;进入地形复杂的地区要小心,每个山包后都可能藏有狙击手;那些挥舞着日本国旗的不一定是自己人,那些穿中国衣服的不一定是中国人。 日本兵在中国的军纪突然“好”了起来,居然不杀不抢了,真是惊奇。 德皇威廉二世指示驻青岛的德军尽量配合中国部队,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中国部队是德国在东方的“友军”而且德军正站在“正义”的一方。 现在日本在山东制造了多起“无人村”事件,在全国舆论的宣传下,再加上国外报纸的报道,掀起一股又一股反游行,外国宗教人士及友好团体也加入期间,日本人的国际受到重创。可即便如此,脸皮够厚的的日本人未受任何影响,继续加大对整个山东的攻击力度。 “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来写,皇军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北洋政府捂不住,国内舆论压力太大,面对一张张血淋淋地照片,面对着日本人恶行,外部话都不发,实在太过不去。在政府的授意下针对日本兵占领济南、控制胶济线这一对主权国家的无侵略,外部要求军撤出该地区。 日本公使召会中国大总统,要求将青岛中国驻军撤出,否则视为日本敌对国,日本将会举全国之兵征伐。 英国表示出对现下局势的担忧,敦促中国军队退出青岛。 日本人的强横、无理、霸道以及英国人的妥协,都让美国极为不安,种种迹象表明日本准备并中国山东,甚至表现出了更大的野心。北洋政府向美国求援,美国连欧战都不想介入,更何况介入远东战事。日本的威胁一天天的加剧,天天叫嚣着要打北京,这让袁世凯又惊又怕。杨洪森直接就把日本人的外公函捅到了报界,充分利用舆论压力,把事件搞大,以至于全国各地的反情绪高涨。 日本公使召见在京的杨洪森,并且要求杨洪森立即撤出青岛,对日本商人在南方省的损失做出相应的补偿。 “补偿个鸟,老子就是个穷人,还补偿你。” “对于民间抵制货,烧毁货的行为,这都是民间的自发行为,政府只能进行疏导,总统已经下文要求国民冷静对待山东的‘无人村’事件以及炮击友军事件,相信不久之后国民的情绪就能完成调整过来了。至于要求我部撤出青岛一事,政府认为贵方的要求甚为过分。日本是中国友好临邦,中人民的友好源远长,此次更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了一起,为了世界的和平、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中国政府全力配合日本讨伐德意志列强,允许日本军队在中国登陆驻军,可是军抢占济南,控制津浦、胶济要道,扬言攻打我国的首都北京,这是极不恰当地,这不但违反国际准则,而且还违背了国际道德。换而言之,就算日本征服中国,那必将为各国所不,那么日本乃至于日本人民如何立足了世界强者之林,明治维新以来所取得的国际声誉然无存,所以公使先生,我要再次提醒您,如果你来此为丢天皇的脸,丢大日本帝国脸面的话,我希望你回去后好好地反思一下…。” 杨洪森申斥着日本公使时候就如同他是来自于内阁的高级官员而并非来自安徽中国土包子。 同行的外看到本来十分嚣张的公使内田森三,在天皇和大日本帝国的面前表现极为绅士。 “杨君,日本政府一直视中国政府为兄弟邻邦…。” 杨洪森打断了公使的话,并且将他拉到了一边,并且轻声道“公使先生,总统对你们十分的不满,尤其是贵国的某一些人私下与清帝会面,并且传达的一些消息极为不安,所以我们应当更为实际点。” “杨君,这是日本的某些右翼分子所为,并不能代表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支持中国政府。” “内田君,我的朋友,我可以向您透一个官方没有证实的消息,由于贵国声言要打进北京,再加上某些人与清帝的秘会,总统已经派人着手与英、美谈判,并且在必要时候会做出巨大的认步。我认为日本政府如此支持袁世凯总统,支持中国,那么是否可以在实际行动上有所表示。” “那么青岛问题?” “内田君,您不认为这完全是由贵方自己造成的吗?如果按照签订的协议,此时帝国军人已经进入青岛了。另外,青岛的战事的实际情况你、我都清楚,而我对自己的部队更清楚,所以我们谈和吧,我们没有理由为德国人甚至一些小利益发生冲突,这也不符合两国政府、经济乃至于军事利益。” “我会将杨君友好的表示传达到国内。” 杨洪森拉着内田森三在一边低声密语,之后友好的握手,然后带着人离开了外部,而杨洪森坐马车至袁府向袁世凯复命。 日本国内的“温和”派对于军方的独断专行极为不满,尤其是在造成了重大伤亡的情况下。日本陆海军准备一口下山东,后来发现山东太大了,他们只能控制几个重要据点,因为兵力有限很多地方都无控制,他们需要更多的兵力来保证胶济线,因为在这一线他们不断遭到袭击。 在岛外围日本用中国人趟地雷的做法,再一次让日本政府声誉受损。 海军指责陆军就是一群没用的屠夫。 “温和派”表示应当立即停战,通过政治手段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温和派”开始主导一切。9月3青岛实现停战,9月4胶济线实际停战。9月5,青岛德军开始准备接受受降仪式。中、、英三方指挥齐聚。 袁克定这次没有再磨蹭坐着火车到就到了青岛,德国军人以及德国侨民,分批乘坐火车携带财物前往济南,北洋军进入青岛,与驻守的皖军上官云峰、岳相如换防,坚守在青岛的两支皖军师,都损失过半,能活的那都可以算是精英了。 袁记名下的报纸大肆吹捧着袁克定的丰功伟业,全国也在庆贺着中国战区的巨大胜利。而杨洪森乘火车悄然离去回到了安庆,结束其在北京近一个月的逗留。 袁世凯很想将杨洪森留在北京,当初也有很多人建议其把杨洪森留在北京,可是一旦杨洪森真的留在了北京他们却不愿意了,杨洪森在北京期间为袁世凯就军事、政治、经济、外全面谋划,而且他在袁世凯继承人态度上支持袁克定,虽然袁克定实在是太废柴几乎把事情搞砸,但是最后还是完成了临门一脚。当杨洪森威胁到北洋集团即得利益甚至他们的权势和地位时,他们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南方革命分子进入他们的核心***中。 既然是未来的“外戚”那还是待在外面吧。 杨洪森与蔡锷相比,杨洪森更像是一个全才,蔡锷不带兵他就只能赋闲,杨洪森不带兵还可以搞经济、玩政治。 袁世凯私下称这样一个人才,孙中山不能用他实在是其没有眼光,不能将其留在北京实在可惜。 可是说句实话,这样的人他也不敢留在身边,虽说可以作为打击北洋老臣子的强力扳手,但是能力太强,再加上外有强军呼应,还有美、英、等良好的背景,把他留上几年,如果他真的过不了六十岁的坎… 杨洪森走了,袁世凯没有多加挽留,送行的人不多,但却是清一的政府高官,这是袁世凯要求的。 考虑山东的后续问题,杨洪森没有选择走津浦线,而是走京汉线,经陇海转至商邱,沿汽车进入回到安徽,开始了皖北工作的视察。 袁世凯在山东的问题只上演了半场英雄,在杨洪森离开北京后,日本人认为障碍已经清除,他们开始对袁世凯施。 苏南、上海本来都要划到杨洪森地盘之中,但是日本担心杨洪森势力太大,且倾向于英、美遂开始扶持北洋内的亲派,他们把目标锁定了赋闲的段祺瑞身上,段祺瑞则说服了老对手冯国璋继续保留苏南、上海,同时适当扩大张勋的势力,以牵制杨洪森。袁世凯对个这个建议是有意见的,因为苏南、上海的部队不足,时间长了必会落于杨洪森之手,于其被杨洪森抢去,不如大大方方送给他。袁世凯心里也打着他的小算盘,但又不得不考虑北洋内部的派系间的利益问题。 袁世凯采取折中的意思“拖”这使得其在山东问题上一下子失去了杨洪森这位政治盟友的大力支持,没有杨洪森的阻扰,在山东问题上日本人处理起来游刃有余,负责打捞浮船坞的北洋海军完成这一工作后,被日本海军横叉一杠,把东西抢走了。北洋海军当然不服气,想把船坞夺回来,炮舰VS战列舰,北洋完败,如果不是外部极力斡旋,就连那几艘炮舰、巡逻小艇、运输船都被日本拿走当战利品了。 在其它战利品瓜分上,德国的商船、补给船、工厂设备等等全都归日本,另外,日本将此战中近6000人的伤亡可都计在中国军队的头上,不但要中国政府支付抚恤金,还要支付日本此次出兵的所有军费,北洋政府无钱支付日本便强租了胶济线,控制住了济南。在军费上日本把英国人一起算了出去,这博得了英国人的好感,为此,英国对日本表现出来的绅士风度极为支持。 中国战区的最后结果是中国夺取了青岛,接手的却是日本,他们甚至控制了整个山东半岛。 这样一个胜利局面,中国人民无法接受,北方各地的游行示威,很多文人向政府上书,虽然有御用报纸,但却架不住百姓们的悠悠之口,外部的风向标再次转动,他们向日本领使馆试探的提出了要求军拆出济南,还的胶济线的合理建议,可是日本人却把中国外人员冲了回去,霸道的日本人最后拿出了袁世凯与日本签订的租借青岛协议,英国政府默许了协议,但是美国私下表示了异议,再见识到中国民族运动的力量后,美国公使将这一秘密协议通过上海的报界公布出去,一时全国哗然。 袁世凯所领导的北京政府不得不面对全国的抗议声,梁启超更是大骂袁世凯卖国,从日本出去至香港的孙中山大肆抨击北洋政府,号召全国有识之士讨伐袁世凯,并且派人游说西南的督军们。 西南的三都对“讨袁”没有兴趣,再说袁世凯卖国与他们何干。 政治盟友的重要在这个时候突显的出现,袁世凯需要杨洪森的政治声援。为了安定其心,袁世凯与杨洪森实现了上海问题的割。杨洪森提名社会人民汪道泉担任上海都督,由海路撤出青岛到达上海的上官云峰担任上海警备司令,所属皖军第5师改变上海警备师。这笔政治易完成后,杨洪森开始声援袁世凯,在安庆发表了山东问题的三点意见,中心思想就是向美国借款8000万,钱到后日本滚出山东。 日本人当然不是为了钱,只不过中国缺钱,他们反对大借款,所以拉上了英国人,英国现在可顾不了亚洲,10份开始,德国在战胜之前可以说是高歌猛进,把他们的敌人打的溃不成军。中国这个舞台上真正有实力的只有美国和日本,借钱和政治干预是两回事,日本想趁欧战控制乃至于并中国,美国也同样有这个想法,8000万美元借款,加再上南方杨洪森,美国资本将汹涌澎湃的进入中国,他们将控制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美国经济的强大,在大战前的海军竞赛中让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外部积极地谋求美国的借贷使美国支持中方。美国金融界对此笔借款极有兴趣,尤其是他们成功向杨洪森放贷后,金融家认为趁着这个大好的季节,同志们应当联合把中国这口金矿承包下来。美国政府却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他们担心过度的刺日本人会导致中国问题的恶化。 有美国外官认为“政府不应卷入黄种人的纠纷中。” 袁世凯在外上缺乏有效的策略,一味地寻求第三国的支持,不知道利用自己的长处,这是他的缺失之处。但是日本有英国人的支持,他们之间签有秘密协议,英国认为在战争结束前,青岛应由日本暂时管理。 中国政府对于英、协定不予承认,并且提出外抗议。 “中国是参战国,且又在中国战区,理应中国接管,即使由日本接管,也应限于青岛一地。” 英国是准备铁了心的帮助日本取得山东。 日本私下表示,他们只要求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并无其他过分的要求。中国虽为协约国,实为同盟国,其与私下苟和助德国坚守青岛,造成日本军人重大伤亡,如果不将山东由日本处理,日本数十万将士将越过中朝边界,直至中国投降。 英国人退却了,他们担心日本真的如此这般,遂决定将山东问题由日本处理。 日本希望战后有一个依据,双方遂将这些内容写入了协议之中。 WwW.PiNggxS.com |
上一章 民国立志传 下一章 (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黑胡子编写的民国立志传全文免费阅读;请把民国立志传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