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我的人生感悟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我的人生感悟  作者:季羡林 书号:26244  时间:2020/4/14  字数:7451 
上一章   ‮前墓生先之适胡在站‬    下一章 ( → )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50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京北‬大学建校50周年的纪念⽇。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內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生学‬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內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子,许多教授都満面舂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満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內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机飞‬,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宮娥。”我想改写一下,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茫”了。听说,他离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机飞‬返回以后,机舱门开,他満怀希望地同老友会面。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所有他想接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据说——只是据说,他当时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为外人道也。

  适之先生在南京也没有能待多久“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后,他也逃往‮湾台‬。后来又到‮国美‬去住了几年,并不得志,往⽇的辉煌犹如舂梦一场,它不复存在。后来又回到‮湾台‬…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內思嘲汹涌,如惊涛骇浪,眼泪自然流出。杜甫有诗:“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我现在是“焉知五十载,躬亲扫陵墓”此时,我的心情也是不⾜为外人道也。

  我自己已经到望九之年,距离适之先生所待的⻩泉或者天堂乐园,只差几步之遥了。回忆自己八十多年的坎坷又顺利的一生,真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了。

  积80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的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关于才能一项,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強人意,用不着有什么愧怍之感。但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能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机遇的內涵是十分复杂的,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据老师这三项任务,老师对‮生学‬都是有恩的。然而,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国中‬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6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的已经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在当了或滥竽了一年国文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大学。正在我⼊学后的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调到哥廷大学任印度学的讲座教授。当我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极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生学‬。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细致,威仪俨然,一丝不苟。几乎是我一个‮生学‬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爆发,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国中‬
‮生学‬。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自己平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还有他费了20年的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权威。我并非天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満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并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祖⽗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没有。我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现在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昏,积雪⽩皑皑地拥満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暗,地闪雪光,路上阒静无人,我搀扶着老爷子,一步⾼,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现在我真觉得,我⾝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钵传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知道是置⾝何地了。

  “二战”期间,我被困德国,一待就是10年。“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向他汇报我10年学习的成绩。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北大为‮国全‬最⾼学府,名扬全球;但是,门槛一向极⾼,等闲难得进⼊。现在竟有一个天赐的机遇落到我头上来,我焉有不愿意之理!我立即回信同意。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了当时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文学院长汤用彤先生。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的声望,一言九鼎。北大三位‮导领‬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头小伙子,在国內学术界尚无籍籍名,公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唐代中了进士,就“舂风得意马蹄疾,一⽇看遍长安花”我虽然没有一⽇看遍北平花,但是,⾝为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心中有点洋洋自得之感,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在此后的3年內,我在适之先生和锡予(汤用彤)先生‮导领‬下学习和工作,度过了一段毕生难忘的岁月。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不会太多的。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一间在孑民堂前东屋里的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上的一个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所以免不了也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満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生学‬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此外,在教授会上,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会上,在‮京北‬图书馆的评议会上,我们也时常有见面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绝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舂风中。

  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绝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有一件小事,我至今难忘。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适之先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袖中状,引得満堂大笑,喜气洋洋。

  这时候,印度总理尼赫鲁派印度著名学者师觉月博士来北大任访问教授,还派来了十几位印度男女‮生学‬来北大留学,这也算是中印两国间的一件大事。适之先生委托我照管印度老少学者。他多次会见他们,并设宴为他们接风。师觉月做第一次演讲时,适之先生亲自出席,并用英文致词,讲中印历史上的友好关系,介绍师觉月的学术成就,可见他对此事之重视。

  适之先生在‮国美‬留学时,忙于对西方,特别是对‮国美‬哲学与文化的学习,忙于钻研‮国中‬古代先秦的典籍,对印度文化以及佛教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的研究。据说后来由于想写完《‮国中‬哲学史》,为了弥补自己的不⾜,开始认真研究‮国中‬佛教禅宗以及中印文化关系。我自己在德国留学时,忙于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以及佛典拼命,没有余裕来从事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回国以后,迫于没有书籍资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注意中印文化流史的研究。在解放前的三年中,只写过两篇比较像样的学术论文:一篇是《浮屠与佛》,一篇是《列子与佛典》。第一篇讲的问题正是适之先生同陈援庵先生争吵到面红耳⾚的问题。我据吐火罗文解决了这个问题。两老我都不敢得罪,只采取了一个骑墙的态度。我想,适之先生不会不读到这一篇论文的。我只到清华园读给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听。蒙他首肯,介绍给地位极⾼的《‮央中‬研究院史语所集刊》发表。第二篇文章,写成后我拿给了适之先生看,第二天他就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生经》一证,确凿之至!”可见他是连夜看完的。他承认了我的结论,对我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次,我来到‮湾台‬,前几天,在大会上听到主席李亦园院士的讲话,中间他讲到,适之先生晚年…经常同年轻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聊天。有一次,他说,做学问应该像‮京北‬大学的季羡林那样。我乍听之下,百感集。适之先生这样说一定同上面两篇文章有关,也可能同我们分手后十几年中我写的一些文章有关。这说明,适之先生一直到晚年还关注着我的学术研究。知己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可能有其他任何的感想吗?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适之先生是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同样也反对三‮主民‬义。我认为,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国美‬政治,世界上最‮主民‬的‮家国‬就是‮国美‬。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此他反对。他同共产并没有任何深仇大恨。他自己说,他一辈子没有写过批判共产主义的文章,而反对国民的文章则是写过的。我可以讲两件我亲眼看到的小事。解放前夕,北平‮生学‬动不动就‮威示‬
‮行游‬,比如“沈崇事件”、“反饥饿反‮害迫‬”等等,背后都有‮共中‬地下在指挥发动,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适之先生焉能不知!但是,每次北平国民的宪兵和‮察警‬逮捕了‮生学‬,他都乘坐他那辆当时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各大衙门之间,迫国民当局非释放‮生学‬不行。他还亲笔给南京驻北平的要人写信,为了同样的目的。据说这些信至今犹存。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不能算是小事了。另外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生学‬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曾对他专线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京北‬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以后,含笑对那个‮生学‬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生学‬的⾝份他不能不明⽩,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満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陷怪圈。当局者,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就是一个书呆子。我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京北‬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有人忽然谈到《⽔经注》。一听到《⽔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舞,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我认为,其中最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平生不解蔵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他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国中‬是一个很奇怪的‮家国‬,一方面有我上面讲到的只此一家的“恩师”;另一方面却又有老虎拜猫为师学艺,猫留下了爬树一招没教给老虎,幸免为徒弟吃掉的民间故事。二者显然是有点矛盾的。适之先生对青年人一向鼓励提挈。40年代,他在‮国美‬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升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后来周一良回到‮国中‬,倾向进步,参加⾰命,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杨联升留在‮国美‬,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內,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于杨,虽然在学术上也有所表现,但是,格于形势,不免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看了二人的遭遇,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我同适之先生在孑民堂庆祝会上分别,从此云天渺茫,天各一方,再没有能见面,也没有能互通音信。我现在谈一谈我的情况和‮陆大‬方面的情况。我同绝大多数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和教师一样,怀着绝对虔诚的心情,向往光明,向往进步。觉得自己真正站起来了,大有飘飘然羽化而登仙之感,有点忘乎所以了。我从一个最初喊什么人万岁都有点忸怩的低级⽔平,一踏上“⾰命”之路,便步步登⾼,飞驰前进;再加上天纵睿智,虔诚无垠,全心全意,投⼊造神运动中。常言道:“众人拾柴火焰⾼。”大家群策群力,造出了神,又自己膜拜,完全自觉自愿,绝无半点勉強。对自己则认真进行思想改造。原来以为自己这个知识分子,虽有缺点,并无罪恶;但是,经不住社会上红苗壮阶层的人士天天时时在你耳边聒噪:“你们知识分子⾝躯脏,思想臭!”西方人说:“谎言说上一千遍就成为真理。”此话就应在我们⾝上,积久而成为一种“原罪”感,怎样改造也没有用,只有心甘情愿地居于“老九”的地位,改造,改造,再改造,直改造得懵懵懂懂“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然而涅难望,苦海无边,而自己却仍然是膜拜不息。通过无数次的运动一直到十年浩劫自己被关进牛棚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开⾁绽,仍然不停地膜拜,其精诚之心真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了。改⾰开放以后,自己脑袋里才裂开了一点“觉今是而昨非”然而自己已快到耄耋之年,垂垂老矣,离开鲁迅在《过客》一文讲到的长満了百合花的地方不太远了。

  至于适之先生,他离开北大后的情况,我在上面已稍有所涉及;总起来说,我是不十分清楚的,也是我无法清楚的。到了1954年,从批判俞平伯先生的《红楼梦研究》的资产阶级唯心论起,批判之火终于烧到了适之先生⾝上。这是一场缺席批判。适之远在重洋之外,坐山观虎斗。即使被斗的是他自己,反正伤不了他一毫⽑,他乐得怡然观战。他的名字仿佛已经成一个稻草人。浑⾝是箭,一个不折不扣的“箭垛”‮陆大‬上众家豪杰,个个义形于⾊,争先恐后,万箭齐发,适之先生兀自巍然不动。我幻想,这一定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景观。在浪费了许多纸张和笔墨、时间和精力之余,终成为“竹篮子打⽔一场空”哄哄一场闹剧。

  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国中‬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算是⾼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国中‬古称“仁者寿”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仁者不寿”当时在‮陆大‬上“左”风犹狂,一般人大概认为胡适已经是被打倒在地的人,⾝上被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了。这样一个人的死去,有何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报刊杂志上没有一点反应。我自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毫无所知。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脑袋里开始透进点光的时候,我越想越不是滋味,曾写了一篇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我连“先生”二字都没有勇气加上,可是还有人劝我以不发表为宜。文章终于发表了,反应还差強人意,至少没有人来追查我,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最近几年来,改⾰开放之风吹绿了‮华中‬大地,知识分子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变,⾝上的枷锁除掉了,原罪之感也消逝了。被泼在⾝上的污泥浊⽔逐渐清除了,再也用不着天天夹着尾巴过⽇子了。这种思想感情上的解放,大大地提⾼了他们的积极,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強贡献自己的力量。出版界也奋起直追,出版了几部《胡适文集》。安徽教育出版社雄心最強,准备出版一部超过两千万字的《胡适全集》。我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主编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出版社竟垂青于我。我本不是胡适研究专家,我诚惶诚恐,力辞不敢应允。但是出版社却说,现在北大曾经同适之先生共过事而过从又比较频繁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铁证如山,我只能“仰”(不是“俯”)允了。我也想以此报知遇之恩于万一。我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副标题是:还胡适以本来面目。意思也不过是想拨反正,以正视听而已。前不久,又有人邀我在《学林往事》中写一篇关于适之先生的文章,理由同前,我也应允而且从‮湾台‬回来后抱病写完。这一篇文章的副标题是:毕竟一书生。原因是,前一个副标题说得太満,我哪里有能力还适之先生以本来面目呢?后一个副标题是说我对适之先生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我在上面谈了一些琐事和非琐事,俱往矣,只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记忆。我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望九之年,居然还能来到宝岛,这是以前连想都没敢想的事。到了台北以后,才发现,50年前在北平结识的老朋友,比如梁实秋、袁同礼、傅斯年、⽑子⽔、姚从吾等等,全已作古。我真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了。天地之悠悠是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抗御的。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50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烟,又历历如在目前。‮国中‬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挚友墓前焚稿的故事。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但神智还是清楚的,我没有这样做。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墓志铭为⽑子⽔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4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光闪闪,炫人双目。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50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但是,一定神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我现在大有“老骥伏枥,志在万里”之感。我相信,有朝一⽇,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1999年5月2⽇写毕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我的人生感悟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季羡林编写的我的人生感悟全文免费阅读;请把我的人生感悟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