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新宋txt下载
瓶盖小说网
瓶盖小说网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现代文学 玄幻小说 军事小说 言情小说 侦探小说 热门小说 历史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小说排行榜 诗歌散文 都市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科幻小说 官场小说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穿越小说 经典名著 竞技小说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豪郛老师 都市滟遇 外科病房 天梦使者 孰女味儿 名门艳旅 丝袜孰母 豪卻家族 伦巴灵魂 更爱美人 仙侠魔踪 豪门怨史
瓶盖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新宋  作者:阿越 书号:22456  时间:2017/6/27  字数:11517 
上一章   ‮)下(计间离 节八第‬    下一章 ( → )
   石越怔道:“负荆请罪?贵使言重了。”

  萧佑丹笑道:“我这个伙伴在同天节多有得罪,今⽇我特意带他来给石大人赔罪。”说完望了耶律金贵一眼。

  耶律金贵満肚子不乐意,脸憋得通红,好久才抱拳道:“石大人,我是个耝人,那天要是知道是你,肯定不敢无礼的。还请你见谅则个。”

  虽然那天的确是耶律金贵无礼在先,但是让辽使给大宋的‮员官‬赔罪,却只怕是大宋开国以来头一遭。虽然萧佑丹另有所谋,但耶律金贵才并不知情,肚子早把石越和萧佑丹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石越淡淡回了一礼,微笑道:“贵使太过客气了。还请先进屋叙话。”

  萧佑丹望了望门外,只大门敞开,那些礼物全部摆在外面,因道:“石大人,那些东西是一些敝国特产,并不值几个钱,只是略表心意,还请石大人笑纳。”

  他这时说得诚恳万分,但只待石越收下这些东西,自然又有计策散布谣言出来,毁谤石越的名节。石越虽不能料得他这般险恶用心,但是在官场这么久,小心谨慎岂有不知之理?当下笑道:“贵使读诗书,当知君子爱人以德?二位前来,石某自当尽地主之谊,这些礼物,却还烦请诸位带回。这也是贵使成全石某了。”他说话得委婉,语气却坚决无比。

  萧佑丹见他如此,也不再勉強,暗叫一声可惜,笑道:“如此在下就只好带回了。石大人,请!”

  当下二人进屋,与石越分宾主坐下。

  萧佑丹见石府仆人来上茶,全是几个家丁,进门之后,连一个婢女都没有,心里不由奇怪——毕竟石越是当朝少有的宠臣之一,可这排场,连个县令都不如。

  他喝了一口茶,笑道:“虽早闻石大人崖岸深峻,不料清介至此,其实买几个侍女侍侯起居,亦无伤大雅。有些事,婢女比家丁做得要体贴。”

  石越笑道:“家中无女眷,我自己是不习惯别人侍侯的。这倒谈不上清介。”

  萧佑丹笑道:“石大人过谦了。”

  石越对辽国也有好奇,因问道:“贵使这次是从中京来,还是从燕京来?”当时辽国分设五京,又有五京道,上京本是辽国的首都,为临潢府;燕京是最靠近大宋的,在辽国叫南京,又有南京道,实际上就是大宋一直要恢复的燕云故地。除此二京外,另外还有中京大定府;东京辽府、西京大同府。辽人也畏极北苦寒,有意南迁,遂于辽圣宗时迁都于中京,于石越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终辽之世,契丹终于不敢把都城迁到燕京。

  萧佑丹笑答:“自是从中京来。”

  石越因问道:“久闻中京繁华,不逊于中原。未知中京风物如何?”

  “虽不如汴京,但与汴京,亦差相仿佛,天下诸产,应有尽有,我来之⽇,坊间最为流行的,倒是石大人的曲子词。”萧佑丹笑道。

  石越奇道:“哦?竟有此事。石某想一睹中京风貌久矣,贵使这样说来,更让人向往。”

  萧佑丹笑道:“只恐石大人盛名远播,大宋皇帝不肯让你出使我大辽。否则尽有机会。”

  石越默笑不答,他想去中京,却是想观兵于中京城下。不过这话却不好明说。

  萧佑丹自然想不到这些,但耶律金贵却对石越颇有敌意,这时听他们没有营养的扯蛋,忍不住冷笑道:“自古北人不耐热,南人不耐寒,石大人若想去中京,只怕也不能久居。”

  他还想再说,却被萧佑丹瞪了他一眼,便不再做声,只是不住的冷笑。石越却想不到这个蛮子一般的人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忍不住笑道:“昔⽇汉武帝设乐浪郡时,倒没听说过南人不耐寒。”

  萧佑丹听了这句话,眼⽪一跳,却故意装作没事人一样“石大人不必理会他。在下久闻石大人有石九变之名,既然来到汴京,有幸相晤,可否请石大人赐墨宝一副,在下回到中京,也好向同僚炫耀一番。”

  他却不知道石越的字写得差,是出了名的,竟然问石越要墨宝,在石越听说,竟像是出言讽刺一般。石越脸略红了一红,看了一下萧佑丹,却见他神⾊诚恳,并不是在讽刺自己。他想要直说,又觉得丢脸;想要找办法拒绝吧,这点事情人家求上门来,断然拒绝,也太给人难看了,何况毕竟是外国使者;可是要给的话,他的字实在是不怎么地道——练了这么久,虽然在现代人来说,勉強看得过去,至少不歪歪斜斜了,但在宋代,那依然是见不得人的东西,特别以他如此显赫的文名与学名来说,更加显得可笑。

  萧佑丹见他犹疑,忍不住出言相:“石大人可是嫌在下是蛮夷,不肯见赐吗?”

  石越咬咬牙,决定还是照实说道:“不敢,只是在下的字恐怕登不得大雅之堂。”

  萧佑丹哪里肯信,他见厅里墙上便挂着几幅字画,便信步走了过去,慢慢观赏。只见那些字写得龙飞凤舞,非常有功底,可一看印章,不是苏轼的,就是范镇的,总之全是些名家笔迹。他虽然明明知道石越就算自己字写得再好,也不会把自己墨宝挂客厅,但心中还是忍不住有几分失望。

  当下⼲笑几声,说道:“石大人结的,都是当今名士,在下相求,原是冒昧。不过还请石大人能够见赐,实不相瞒,大辽皇帝陛下也久闻石大人之名,在下是想求得墨宝,将来皇上相问,在下也可以有样东西证明我所言不虚。”他对石越的墨宝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连大辽皇帝都不惜拉了出来。

  石越在宋代这么久,还从来没有人如此坚执的要求自己送字的,毕竟东京城里都知道石越的字写得差;而萧佑丹却以为石越是故意推辞,费尽心机想要得到。

  实在没有办法,石越只好勉強点头答应,找了一幅自己自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字,送给萧佑丹。他却不知道这一送,送出了无穷无尽的⿇烦。但是当时,便是连李丁文也不知道萧佑丹想做什么,虽然觉得他专门来请罪不太可能,但是萧佑丹的举止,却是相当的正常,甚至连用言语挑拨石越的事情,都没有做过。

  石越自然不知道萧佑丹在中京,也算是书法名家,在石府的时候,他拼命忍住笑没有笑出来,上了马车不久,他就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搞得耶律金贵以为他有⽑病,得了石越一幅字‮奋兴‬成这样子。

  石越的字在萧佑丹看来,还真的是幼稚,他终于是明⽩了为什么石越吱吱唔唔不肯送字给自己了。原来他还以为石越竟然谨慎成那样子,看来还是自己多虑了。一路上,萧佑丹细细观摹石越那幅字,一边忍不住哼着小曲子,心里却在冷笑着:“还想设置乐浪郡?!野心真是不小,只怕不能如意。”

  就在萧佑丹拜访石越后两天,中书省终于正式通过了军器监主官的人选,以孙固、沈括同判军器监。

  这一个任命大出石越的预料,孙固是当今皇帝龙潜颖邸时的旧人,皇帝一即位,他就做到工部郞中、天章阁侍讲、知通进银台司。此人略有⼲材,但是和王安石政见并不相合,反倒是和文彦博关系密切。但是这个道任命亦在情理之中,一来孙固虽是进士出⾝,却也参加过军事行动,官场上都认为他的发展方向最终是枢密使,这个任命表达了枢密院方面亦有‮趣兴‬主导军器监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这个人选是皇帝亲自提名的,显然表达了皇帝对军器监的关切,他派自己的旧人来同知军器监,象征意义是很明显的。

  然而这一个任命明显是牺牲了新的利益,新提出设置军器监,结果同判军器监的人选一个都轮不到自己,反而都是自己的政敌。这种打击可想而知。

  石越在中书省会议时,见到王安石丝毫不以为意,冯京极力掩饰內心的喜悦,王珪眨着死鱼眼不动声⾊,而新上任的检正中书吏房公事李定等人则露出失望的情绪…可笑的却是,在表态时,没有一个人出来表示反对。

  当然,最受这道任命打击的,自然还是另一个天章阁侍讲王雱。

  “这个孙固,一腐儒而已,让他同判军器监,能成什么大事!”王雱狠狠的把折扇摔在地上。

  谢景温小心的把折扇拣起来,到王雱手里,这种折扇汴京虽然有得卖,但是用的人并不多,只有王雱这样自许风流又有点特立独行的人才喜经常拿在手里。“元泽不必生气,孙固同判军器监,未必不会生了许多事来。”

  “怎么说?”王雱眼睛一亮。

  谢景温笑着分析道:“孙固一向自命甚⾼,听说他九岁读《论语》,就说这样子我能做到。现在又是颖邸旧人,虽然说和沈括各有司掌,但是肯定会有磨擦。加上孙固一向看內侍不顺眼,最反对內侍参预任何朝廷的事情,而军器监岂能不和內侍打道?”

  王雱听他这么说,差点想骂人,冷冷地说道:“我也讨厌那些阉人多管外事。孙固若有胆把內侍逐出军器监事务,那么他上任我也可以接受。就怕他没有这个能耐!”

  谢景温讨了个没趣,诺诺道:“元泽所说甚是。不过军器监颇多流弊,孙固、沈括都不是清介如⽔的人,而那些內侍睁着双眼就只知道钱,我们只需安揷几个小吏过去,若能逮到把柄,也算为国除害。”

  王雱听他这么说,这才点了点头,军器监是个肥得流油的地方,价格上随便打点折扣,贪污的钱就是成千上万,加上地方都作院的孝敬,当真是个大大的优缺。孙固、沈括都不以清廉而闻名,嘿嘿…正想着,一个家人小心的在外面说道:“公子,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您。”

  王雱有点奇怪,谁会在这个时候送信给自己:“是谁送来的?”

  “不知道,那人把信到小的手里,就走了。信封上也没有写名字。”

  王雱更加奇怪了,碰上了这等事?他走出书房,把信接了过来,撕开火漆,扯出一张雪⽩的信纸来,刚看清上面写了两句诗,就大叫一声:“好!好!”一把把信撕烂,狠狠的摔在地上,眼睛里都要噴出火来了。

  谢景温也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连忙走过来,捡起撕成几片的碎纸,拼在一起,只见上面写着两句唐诗:“苦恨年年庒针线,为他人作嫁⾐裳”!

  这两句诗自然是嘲笑王雱倡议军器监,结果却被人抢了果实。但是谢景温脾气却没有王雱那么烈,他拿着纸片,不噤出起神来。

  好半晌,谢景温才抬起头来,看着王雱,悠悠地问道:“元泽,你说是谁写了这字?”

  王雱听他这么一问,也立即回过神来,恨声道:“是谁写了这字?!”

  官场本无秘密,何况王雱倡议军器监的事情,也有许多人知道。问题是谁要这么和王雱过不去,借着唐诗来嘲笑他?

  两个人的脑海里同时闪过一个名字。

  不过,很久,王雱就摇了‮头摇‬“不可能,这不合石越的格。”他一平静下来,倒还没有丧失理智。

  谢景温不置可否,淡淡地说道:“终能查出来是谁。”

  叶祖洽越想越后悔自己刚刚说的那句话,可又感觉不出到底有什么不对。

  王雱请自己去诗社聚会,谢景温拿出几十幅写着唐诗的字来,笔迹各不相同,可以看出来尽是摹写的。然后王雱便提议考较大家的眼光,看看这些笔迹象谁的,轮到自己的一幅,上面写着‮人唐‬的名句:“苦恨年年庒针线,为他人作嫁⾐裳”那字迹颇为稚嫰,和前面的那些字各有名家风骨完全不同,他信口就说道:“这字中的笔韵,倒有几分象石子明。”

  当时的确是有那种感觉,不过也是做一句玩笑话说的,文人聚在一起,取笑一下当今的名士,也无伤大雅,就是石子明听了,也不会介意。只是他看到王雱听到这句话,脸⾊一下子就沉下来了,还和谢景温互相使了个眼⾊。他的心里当时就是一格登,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那边有个家伙听到自己说是石越的字,不由得哈哈大笑,一边‮头摇‬晃脑的走过来,一边说道:“让我也来看看闻名天下的石九变的字体…”

  石越的字写得差,京师士林颇引为笑谈,但平时没有人敢公然嘲笑,只是当成轶闻来说着玩儿,但这里的人都多么知道王雱和石越并不相契,未免就要故意取笑石越,以讨好王雱了。

  叶祖洽却不去理他们,心里暗骂:“衙內钻”!当时称各‮员官‬的公子为“衙內”专门讨好这些“太子”的人,就被人们讥讽为“衙內钻”他不愿意说石越的坏话,却也不敢得罪王雱,就装着充耳不闻,可又忍不住去看王雱的反应。

  有人一带头嘲笑石越的字迹,大家便争先恐后的说起石越流传在士林、坊间的糗事——其实这些事大都是被人们当成风流韵事来说的,不过到了这些人口里,却不免沾上几分恶意。有人用暧昧的口气说道:“诸位可知道石九变是怎么样练字的?”

  凑趣的人便问道:“无非是磨墨写字临帖,还能有什么办法?”

  那人见有人答话,兴致就更浓了,‮头摇‬晃脑、无比暧昧的说道:“石九变自是风流才子,和我们绝不一样,他临的字帖,是桑家‮姐小‬亲笔描红,非寻常可比。”

  叶祖洽不屑地看了那人一眼,真是村妇之流。不过这事倒也不是胡说,他是知道的。不过人家女孩子年未及笄,这样子说话,总是有失厚道,毕竟又不是风月场上的女子。

  那边有人便问道:“哪个桑家‮姐小‬,你又从何知道?”

  …

  叶祖洽不想听这些话,便信步走到一边的池塘边去看风景。刚对着池子站了一会,就听有人在⾝后说道:“状元公好兴致。”

  他回过头,见是谢景温,便点了点头:“这些⽇子闹得够可以,那边人多,竟是不习惯。”

  谢景温略带讽刺的说道:“状元公在⽩⽔潭可还习惯?那边人可不少。”

  叶祖洽一怔,心思一转,笑道:“取笑了,我在⽩⽔潭教书,是圣上的意思,做臣子的守自己的本份罢了。”他这话滴⽔不漏,也是告诉谢景温,他和他们并无政见不合。

  谢景温听他这么说,摇摇手笑道:“状元公是丞相亲自保荐的,当初苏轼还想做梗呢,说起来都是自己人。”

  他这话挑拨之意就比较明显了。不过叶祖洽对苏轼,那也的确是恨之⼊骨,状元的荣耀,差点就被他剥夺了,自己和他无怨无仇,竟然做得这样绝!但是他轻易也不愿意得罪苏轼。何况他本人是看准了石越前途不可限量的。当下笑道:“我对这些恩恩怨怨,也不敢计较,只是尽力做好本份,尽忠皇上罢了。”

  谢景温听了这不咸不淡的话,打了个哈哈,笑道:“状元公的襟,我自愧不如。”

  说完,似有意似无意的说道:“听说石九变至今尚未娶?”

  叶祖洽不知道他问这个什么意思,说道:“是啊。这事尽人皆知。”

  谢景温半开玩笑地说道:“以石子明的受宠,多半是要做附马的,或者皇上指配哪家大臣的千金也不在话下,真是奇怪没有人去石府说媒。”

  叶祖洽见他说起这些轻松的话题,也笑道:“哪里会没有,不过大家都觉得子明不是一般女子配得上的,一般也不敢上门说媒罢了。偏偏执政大臣的女儿们不是早已婚嫁,就是尚未及笄,也是他红鸾星未动吧。”

  谢景温点了点头。

  叶祖洽却是被勾起了谈兴,又说道:“以我看,子明是不会尚公主的,皇上必然是想要大用他,本朝没有附马都尉得到大用的先例。”

  谢景温一怔,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一点,也笑道:“这么说倒不错。我本以为是石子明和桑家‮姐小‬已有⽩首之盟了呢。”

  叶祖洽正⾊道:“这话可不好说,毕竟桑家‮姐小‬是好人家的女孩子,他们情同兄妹,就惹出这些闲话,未免过份了。”

  谢景温眼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嘴里却笑道:“这话是不错的,这么说,桑家‮姐小‬给石子明写字帖的事情,竟是真的了?”

  叶祖洽听他绕着绕着问到这事上来了,不由一怔,那种不安感又浮上心头,当下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真的。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妥。”

  “是,是没什么不妥。”

  …

  “元泽,现在差不多可以确定是石越所为了。”谢景温咬牙说道。

  王雱依然有点怀疑“仅凭叶祖洽的一句话…”

  “你看看这是什么!”谢景温从怀里掏出一册案卷来。

  王雱接过一看,竟然是中书省的案宗,不噤大吃一惊:“这可是大罪!你哪里拿来的?快送回去。”

  谢景温瞒不在乎地笑道:“不要紧,明天就可以送回去。李定自会做得滴⽔不漏。元泽你先看这上面的笔迹。”

  王雱依言看去,前面文书一眼跳过,只看后面的批注,上面写着几行字:“…此事立意甚好,然亦有几分不妥处…”这笔迹和那两句诗的笔迹,略有相似。

  王雱看了谢景温一眼,道:“这是工房案宗批文,难道…”

  谢景温沉着脸,点了点头,说道:“正是石越的亲笔批文。”

  他又从袖子中菗出几页纸,给王雱。

  王雱接过来一看,见上面却是描红,每一页都有几个字写了,看起来是女子的笔迹,纸张又有点儿皱,倒象是某人用朱笔写描红字帖没写好做废扔掉的纸。他不解的望了谢景温一眼,不知道什么意思。

  谢景温微微笑道:“这几页纸是我吩咐得力的家人从桑家下人那里买来的,是桑家‮姐小‬给石越描红时写废的。”

  王雱细看时,见其中某些笔意,和石越的字果然有几分象。心中越发疑惑不安。

  谢景温又把那两句诗取出来,三种笔迹摆在一起,冷笑道:“这两句诗的字,表面上看来,和石越的字迹并不是很象,但是其中的笔意却是掩饰不得其法,盖弥彰。明明是石越刻意掩饰自己的笔迹后写的。”

  王雱沉着脸端详了许久,默不作声。

  好半晌突然问道:“我和石越本无仇怨,不过政见不合,他何必要如此辱我?而且他手下并非无人,又何须亲笔手书,留下证据?”

  谢景温听他发问,也一下子怔住了。他却没有看见王雱⾝体已经是气得发抖,王雱本是烈眼⾼于顶的人,眼见石越竟然如此辱他,如何能不动?此时不过是強忍着心中的怒气,维持外表上的冷静。

  谢景温想了一会,摇了‮头摇‬:“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石越素是个伪君子,无论是故意不奉诏出仕,博取士林声誉,还是在宣德门前和那些‮生学‬演双簧,其人实是深不可测。当今世上,年轻人中能和他并驾齐驱的,也只有元泽你了。也许他是故意如此打击你吧?若真是如此,这等事他做出来也并不奇怪,而且他也不让自己的手下知道,以免影响自己的声誉的。”

  王雱听到这里,哪里还能抑制住心中的怒气,气⾎上涌,一拳狠狠砸在桌面上,冷笑道:“他石越如此险奷诈,也不要怪我用权术!”

  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把王雱往死里得罪了的石越,此时正在府中闷闷不乐——桑充国终于没有听自己的劝阻,他还是依托⽩⽔潭学院,创办了《汴京新闻》。而让他犹为无奈的是,桑充国《汴京新闻》报馆的编辑与主事者,并非仅仅是一些愣头青,除了十来个‮生学‬之外,竟然连程颢也参与进去了,并且还有欧修的长子欧发这样的名流。

  从某一方面来说,石越对《汴京新闻》的创刊,还是乐观其成的。但是对于桑充国本不考虑自己的意见,打自己的战略部置,石越心中不能没有一丝怒意。

  李丁文看着脸⾊不豫的石越,他差不多能知道石越心中并不是滋味。也许这能坚定石越以后把桑唐两家牢牢控制在手中的决心,如果是那样的话,这并非坏事。

  明天是四月二十五号,石越握着手中第一期《汴京新闻》的样刊,叹了口气“明天会是一个被历史记住的⽇子吧!”——不出意外的话,大宋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将在明天面世。

  “潜光,这个‘师韩子’是谁?”石越指着报纸上的一个名字问道。

  李丁文摇‮头摇‬,笑道:“我也不知道,这些名字用的是笔名,桑长卿说这样可以保护作者,算是昅取《⽩⽔潭学刊》的教训吧。”

  石越不噤莞尔“笔名”这个概念还是他告诉桑充国,自己却一时糊反应不过来了。

  《汴京新闻》共八页,第一版上写着创刊词,文章作得很漂亮,一看就是大家手笔,署名的作者就叫“师韩子”毫无疑问,这是以韩愈为老师的意思了。石越迅速读了一遍,耝耝明⽩创刊词提出六大主张:1、复兴儒家,2、教化民众、有教无类,3、天下唯公,4、讲励气节,5、华夷大防,6、言者无罪。

  看了这篇创刊词提出的倡议,石越心里最后一丝希望亦告破灭。他们摆明了就是要议论时政,砥励士风!想让他们“莫谈国事”只怕自己会成为被批判的头号对象。

  石越苦笑道:“长卿真是出手不凡呀,⽇后只怕⿇烦不断。”

  李丁文不负责任的说道:“公子何必担心,这六点主张,其实王安石也不见得会反对。”

  石越摇了‮头摇‬“复兴儒家,王安石也想复兴儒家,司马光也想复兴儒家,欧修也想复兴儒家,程颢程颐也想复兴儒家,算上一些支持我的观点的,这新儒家就有五家之多,谁是正宗?必然引起大混战。况且复兴儒家,是尊三代,还是尊周公,还是尊孔子,还是尊孟子,还是尊荀子?大家各有所好。战火必将由《⽩⽔潭学刊》烧到《汴京新闻》。”

  李丁文幸灾乐祸的笑道:“那不更好?”

  石越却始终不能李丁文的轻松,虽然他知道便是満清那般黑暗,报纸一样可以议论时政,大宋算是开明许多了,但是如果桑充国一再摸王安石新法的老虎庇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是不敢去想的。何况这“天下唯公”的说法,其中暗含的意义,只怕不仅仅是公羊家的“天子一爵”这个说法这么简单了。

  土市子闹市,在中书省议了一天的事,市易法和保马法还是没有通过,条例改了又改“冯京和石越提的意见还真是多!”王安石坐在马车上想道。不过反对保马法反对得最厉害,倒不是冯京和石越,而是枢密使文彦博和吴充。王安石知道若不在中书省商议停当,廷议之时,肯定会被枢密院阻挡的。

  “卖报,卖报…《汴京新闻》今⽇创刊,⽩⽔潭山长桑充国公子要建三百所义学!卖报,卖报,十文一份,一报在手,尽知汴京风物…”清脆的童声沿街呦喝,远远传来。王安石平时一般不会动用很大的仪仗,也没有清街,所以才能听到声音。

  王安石听到这声音,奇道:“什么是‘报’”?

  早有人回道:“丞相,我们也不知道。”

  “去给我买一份来。”王安石吩咐道。

  “是。”下人答应一声,很快就买了一份报纸,恭恭敬敬的递给王安石。

  十文钱一份的报纸,如果在乡下,没有几个人买得起,但是在汴京就不同了,连那些噤军的兵老爷,只要起买,也是买得起的。而以⽩⽔潭、桑充国名气之响,第一期报纸又是新鲜事物,五千份报纸上市不多久,就被抢购一空,这家人因为是报了名字是丞相府的,才没有人敢和他抢,否则哪里轮得着他。

  这一节王安石自然是不知道的,他接过还散发着墨香味的报纸,见报头印着一行草书《汴京新闻》,然后就是⽇期,第一版是整版的创刊词,介绍报纸的功用,提出六大主张;第二版叫时政版,介绍朝廷变法的时局,各条法令的意义,哪个衙门是主官,后面附有一个自称“山野散人”的点评;第三版、第四版叫经义版,各个学派在这里写短文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互相攻讦;第五版、第六版叫市井版,介绍的是发生在东京和‮国全‬各地的各种新闻;第七版叫文学版,是一些才子词人的诗词歌赋;第八版便是底页,叫焦点版,这一期竟是大幅介绍发生在开封府的一起奇案的过程,并专门有人点评开封府断案引用律令是否合法、公允!

  王安石坐在马车上,一页一页翻下去,一边点头称是,便是看到时政版,他也暗自点了点头——这一期没有说他的坏话,只是详细讲叙《青苗改良条例》的各种细则,在各地的执行情况,评论中也说了他几句好话。经义版的争执,他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一直翻到最后一页,王安石的脸⾊沉了下去。

  这一版的內容不管是怎么来的,但是这等于是公然点评官府的案卷,完完全全是以民议官,‮员官‬的好坏,自有上司和监察御史监督,岂容这什么“报纸”来说三道四?这样下去,桑充国岂不是成了在野的御史中丞?

  想到这里,王安石抬起头来,喝道:“停。掉转马车,我要面圣。”

  对于《汴京新闻》的反应,王安石可以说是后知后觉了。他不知道此时皇帝正和石越讨论着《汴京新闻》。

  赵顼饶有‮趣兴‬的看着手里的报纸,对石越笑道:“这个桑充国倒有点意思,这不就是卿写的《三代之治》里的东西吗?”

  石越站立在一旁,笑道:“正是。陛下,不过这第八版以民议官,只怕会惹来朝中大臣的不満。”

  赵顼也心知肚明,多一个地方监督他们,朝中大臣肯定会不満。他想了想,一方面觉得这样做可以有人监督那些‮员官‬,未必不是好事,但另一方面,朝廷的威信似乎颇受影响,而且万一这些报纸诽谤的话,影响更坏。这真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呀。

  想了半天不得要领,赵顼看了石越一眼,笑道:“卿家有什么好建议,与朕说来。”

  石越笑道:“陛下圣明。桑充国与臣其实有兄弟之情,但是他这次创办这个《汴京新闻》,臣并不以为然…”

  赵顼打断道:“为何?朕以为这报纸很好。朕在宮中,出去不易,难知民间疾苦。这报纸能将民间之事一一写来,还有这些叫什么‘广告’的,有‮店酒‬的酒的价格,某店粮食的价格等等,朕读了这些,就知道民间是什么情况了。这一两版,向百姓介绍朝廷政令,亦略有嫌疑,然而也是教化百姓之意…”

  石越见赵顼滔滔不绝说来,倒似比自己更维护这报纸了,心里不噤有点好笑。不过这报纸现在制约的是朝中的大臣,皇帝又很年轻,对新鲜的东西有好感,倒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皇帝说完,石越这才回道:“陛下真是圣明。报纸这个物什,说⽩了一方面是为百姓说话的,另一方面则是为朝廷说话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使下情上达,上情下达,而使奷吏不能从中欺上瞒下。所谓‘不能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报纸便是民间之耳目。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赵顼点了点头,说道:“卿说得有理。且说说这弊又在何处?”

  石越继续说道:“回陛下,这报纸的弊端,其一,是免不了议论朝政,有时就免不了要损害朝廷的威信;其二,这报纸说的话,未必就一定可信,难免没有愤之辞,不实之语;其三,报纸未必不会被奷人所利用。而报纸流传极广极快,有这些弊端,就是隐患。”

  赵顼这时又觉得石越所说有理,不由问道:“可有良法绝其弊,留其利?”

  石越笑了笑,这皇帝想得倒是美,不过他自然要顺着话头说话的:“臣有几个方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请陛下圣裁。”

  赵顼急道:“快快说来。”

  石越笑道:“陛下,臣以为,要除其弊,则不可断然取缔报纸,否则难免为后世所讥。报纸虽近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但说到底,也是民意,也是清议,防民之口,终非明君智者所为。所陛下除其弊而留其利,实是英明。而要除其弊,其要点莫过于预防。”

  “而预防之策,其一,是立法,臣以为可以制订《出版管制条例》,什么事情不可以说,什么事情不可说,都要规定得一清二楚,违者则有各种惩罚。而其要点,则是既不过于烦苛,又不可以过于简略,养成民间士风气节,凡读书人皆能以天下为己任,是最要紧的。其二,则是报纸不能只有一家,只有一家,容易被人控制,受人利用,有人挟清议来要挟朝廷,也不可不防。所以不如朝廷以开明之姿态,鼓励天下士民兴办报馆。一方面可以借报纸教化天下百姓,一方面使报纸互相制衡。”

  石越这个计策表面是很保守的,又要管制报纸,又要制衡报纸,其实不过是以退为进之计。若依了这个计划,则天下报纸丛生,风气养成,结果谁能预料?

  赵顼听了这话,笑道:“石卿家眼光真是长远,这样的确是良策。”

  正在夸奖间,有內侍来报:“陛下,王丞相求见。”  WwW.PiNggxS.com 
上一章   新宋   下一章 ( → )
瓶盖小说网为您提供阿越编写的新宋全文免费阅读;请把新宋最新章节分享推荐给您的朋友!